江西省南昌市红十字基金会江西省南昌市红十字基金会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制度规范
理事会
监事会
组织架构
我们的团队
党群建设
免税资格
大事记
联系我们

汇聚人道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丨新建区红十字会“党建+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时间:2024-07-23 17:16:30

新建区红十字会坚持党建引领,锚定“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紧扣服务中心大局,以省、市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和“99公益日”活动为抓手,将乡村振兴与网络众筹有机结合,广泛动员人道力量,汇聚助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全区42个参赛项目吸引超2.7万人次参与网络众筹,筹款总额超132万元,位列全市第一。

微信图片_20240723171358.jpg

铁河乡东阳村“芰湖观光休闲园”项目喜获江西省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良品项目”;新建区红十字会荣获2022年县(市、区)红十字会网络众筹榜样单位第三名。在南昌市首届“洪城红”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中,新建区选送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联圩镇肖淇村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喜获全市一等奖,昌邑乡游塘村“共大旧址修复”、欣悦湖街道前进村“‘党建+养老’颐养之家”两个项目喜获二等奖,望城镇、松湖镇、昌邑乡、新丰管理处及金桥乡的7个项目喜获三等奖,溪霞镇、昌邑乡的4个项目喜获优秀奖,联圩镇及望城镇喜获优秀组织奖,金桥乡塘下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项目喜获最佳人气奖。

微信图片_20240723171403

担当实干,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大赛

高位统筹。为组织好参赛工作,区领导高位推动,精心部署,区委副书记章建云督促狠抓落实,区委组织部部长贾中强调度部署,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眭勠多次主持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在收听收看7月28日召开的全市“洪城红”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动员部署会后,区委组织部牵头区红十字会、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区工商联等单位,立即召开新建区项目大赛部署会,部署全区参赛相关工作;之后多次在区委组织部会议室召开大赛推进会,确保参赛项目取得好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240723171410

合力参赛。大赛集结令一经发出,大赛各成员单位积极行动,提供参赛服务保障。区红十字会对每个参赛项目团队采取全过程指导、贴心式服务,实施小助手包干负责制,设立多个大赛小助手,建立联络群,为全区乡村振兴项目发起方服务;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做好参赛项目动员、项目材料审核;区工商联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商会组织积极参与大赛项目网络众筹活动。各乡镇(管理处)纷纷响应,踊跃参与,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参赛项目。经过严格筛选,我区共上报42个公益项目参赛,其中铁河乡东阳村的“芰湖观光休闲园”项目同时入选江西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百强项目。

有的放矢。一方面注重宣传,先后在区融媒体中心、大赛成员单位微信公众号发布省、市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相关通知、宣传片等,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项目大赛在我区的知晓率;另一方面强化培训,8月9日,区红十字会特邀请上级红十字会专家来我区开展大赛专题培训,就大赛规则、参赛项目设计和项目书撰写、网络筹资技巧等内容作详细解答,指导帮助全区各乡镇(管理处)更好地参加大赛。

微信图片_20240723171415

重点培育,打造新建乡村振兴品牌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富民,乡村振兴的抓手是项目。各乡镇(管理处)积极探索创新途径,盘活资源禀赋,做好策划方案,选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项目,涵盖“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多领域。例如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联圩镇肖淇村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昌邑乡游塘村“共大旧址修复”项目,振兴传统文化的昌邑乡“培戏曲文化之根 铸乡村振兴之魂”项目,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丰管理处丰联村“学知识,树‘新丰’”项目,改善人居环境的望城镇幸福村“污水管网改造水库移民项目”,关爱留守儿童的松湖镇抗援村“让孩子们喝上放心水”项目和望城镇省庄村“五点半课堂”项目,关注老年群体的欣悦湖街道前进村 “‘党建+养老’颐养之家”项目等。

各乡镇(管理处)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新建乡村振兴,实现“多点开花”,有序推动了我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

搭建桥梁,多方联动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公益项目大赛可以将智力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引入乡村,是人人参与公益事业、全社会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此次大赛成绩是由专家评审团评分成绩和网络众筹数据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比50%,参赛申报方多为村两委、合作社等集体报名,网络筹款等互联网模式对他们较为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

为在大赛中完成预期目标,在大赛中展现新建风采,一方面,各乡镇(管理处)强化责任担当,将项目大赛纳入省市区定点帮扶村支持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协同发力;另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加项目大赛,提升村民、乡贤建设家园和故乡的认同感责任感,感召更多人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广泛凝聚起全社会关注“三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